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动态

武汉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城市试点申报方案来源:admin时间:2018-08-30阅读量:1195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文件精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号)文件要求,为了推进武汉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绿色化的供应链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基础

(一)地理位置优越。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上通巴蜀、下抵江浙、南连湘粤、北接陕豫,地理上“扼东西南北之要冲”,素有“九州通衢”之称。武汉与长沙、郑州、洛阳、南昌、合肥、南京等城市相距500公里左右,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及关中、成渝、海峡西岸等经济区主要城市相距1200公里左右,处于我国经济地理圈中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纽带作用。武汉铁水公空等交通优势明显,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二)社会经济向好。

2017年武汉市年度生产总值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408.2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5861.3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7140.7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0:43.7:53.3。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汽车行业2017年增幅17.4%,信息行业17.3%,生物医药11.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6.3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汽车类930.98亿元,增长6.5%;中西药品类485.46亿元,增长1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额227.73亿元,增长24.5%。

(三)对外经济活跃。

武汉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武汉城市圈列入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2017年武汉获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武汉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36.2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1157.6亿元,增长27.8%;进口778.6亿元,增长17.0%。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总体增速、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整体增速。

(四)产业基础雄厚。

武汉着力打造大光谷、大车都、大临港、大临空4大工业板块,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石油化工5个千亿产业。汽车产业连续七年保持武汉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突破2000亿元,光纤光缆产能居全球第一,光电器件全球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武汉加大政策倾斜和产业集群引导力度,以“光谷”品牌为引领,全面推进光谷、药谷、智谷、金谷、才谷“五谷”建设,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五)物流基础设施完备。

武汉现拥有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1个,进口指定口岸6个,初步形成了水、陆、空并举、特殊监管场所为网点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全方位开放的口岸格局。2017年武汉市物流业增加值1208.96亿元,迈上“千亿”台阶,同比增长9.7%,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全市社会物流总额3.32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891.73亿元,与GDP的比值为14.1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2个百分点,物流领域“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58家,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其中3A级企业居全国城市第二,仅次于上海。

(六)供应链基础稳固。

《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武发【2016】18号)明确提出了加快武汉建设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和内陆贸易中心,重点建设国内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重要节点的要求。目前武汉市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产业供应链体系。

农业领域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79家,市级276家,新型经营主体1.7万个,现阶段正逐步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对肉类、蔬菜、水产品等进行质量安全追溯,建立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实现从源头环节到消费环节的全程可追溯企业。

汽车领域拥有东本、神龙、雷诺、通用等7大主机厂,以主机厂为核心,形成了设计院、零部件生产商、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物流商、整车物流商、汽车金融等全链条的一体化汽车供应链服务体系,拥有近1000家汽车相关企业,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组装、分销、零售到最终客户的协同管理,降低全链条物流成本,满足主机厂精益生产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光电子、电器领域通过引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飞、烽火等高科技企业。通过对供应商进行全方位的生产计划管理和质量体系监督审核,对消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全链条管理,为客户提供质量优良的电子信息产品。

生物医药、冷链、商贸流通等领域的企业在供应链创新及应用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九州通实施FBBC医药供应链项目,人福医药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到最终销售,中百、良品铺子等商贸企业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流通效率,这些对降低行业流通成本和提高行业竞争力均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七)科教资源领先。

武汉是我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高等院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居中国第二,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02个,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3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武汉市供应链创新与管理领域师资力量雄厚。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均设有供应链管理硕士及博士招生研究方向。高校内拥有充足的供应链方向的师资及科研队伍,可为地方政府推行基于供应链创新的产学研模式提供科学的政府咨询报告、企业研发协作等教育支持。

二、试点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视察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能力,引领消费升级,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

(二)总体思路。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促进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着力建立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产融结合、供需匹配、优质高效、绿色低碳、全球布局的供应链体系。结合“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城市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两大战略目标,联合多部门力量,制定促进供应链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优化供应链治理模式,重点聚焦工业、商贸流通业和农业三大领域,依托重点领域供应链建设龙头企业、高校供应链科研人才资源,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可推广价值的供应链体系,建设具有产业和市场优势的供应链联合平台,着力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支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用两年时间聚焦供应链战略,带动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构建高端高新的供应链体系。

三、发展目标

结合武汉市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拟制定3-5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政策和措施,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武汉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打造全国领先、国际知名、功能完善的供应链创新城市品牌。到2020年在农业、工业、商贸流通等领域培育10家以上带动能力强、集约化程度高的供应链创新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推动供应链资源集聚和共享,打造连接采购、制造、分销、零售和服务的紧密型供应链。融合全产业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2-3个完整的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产业优势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全市供应链重点企业数量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为全国城市经济转型和供应链创新发展创造先行先试的经验与示范。

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9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5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3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2.7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2万个;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75万亿元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3.5%左右。供应链试点企业上下游数据对接畅通率达到80%以上,流通环节成本比现在降低20%、时效提升10%,农产品肉类可追溯率达98%,重点行业平均库存周转率同比提高10%以上,订单服务满意度(及时交付率、客户测评满意率等)达到80%以上,重点供应商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2%以上,托盘、周转箱(筐)等物流单元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单元化物流占供应链物流比例同比提高10%以上,供应链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四、试点内容

(一)优化工业供应链。

1.优化工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板块的产业布局,推动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形成空间集聚,打造多个供应链全、协同力强、分工明确、层次分明、联系紧密、具备极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国家存储器、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天产业等四大基地建设,引领武汉“四梁八柱”高质量发展的。

2.打造智慧化工业供应链。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于制造技术融合,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等,推动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键客户、物流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采购供应、在线生产、仓储配送、销售服务等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高效运作。支持建设柔性制造系统,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供应链关键节点应用,优化改善供应链业务流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提高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能力。推广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化操作界面与网络技术、智能化加工技术、智能化状态监控与维护技术、智能化误差补偿技术等。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应用,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具备整体设计能力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系统集成企业,或引导企业依托原有制造优势发展系统集成产业,实现系统集成企业、本体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支持推广JIT(准时制生产方式)服务模式,实施精益采购、精益配送、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组织开展同期供货,实现供应商、制造商“零库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完善工业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广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转型。鼓励企业发展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质量追溯、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维护、远程优化等在线服务新模式,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延伸与管控。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鼓励相关企业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向供应链下游延伸远程诊断、维护检修、技术培训、融资租赁、消费信贷等增值服务,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构建工业供应链协同平台。鼓励企业结合感知技术与互联网打造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促进供应链上的成员共享需求、库存、产能和销售等信息的,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支持供应链协同平台在物流、金融等领域扩充功能,完善运输在途监控、征信、仓库、价格行情等功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生态,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二)创新发展商贸流通供应链。

1.提高协同化水平。支持商贸流通企业与供应商系统对接,建设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实时共享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融合,建设整合上下游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供需对接、集中采购、统管库存、支付结算、物流配送等功能整合,发展具有供应链协同效应的公共型平台。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开展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准时配送 (JIT)等高端智能化服务,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第四方物流发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供需精确匹配。推进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合理选择物流网络节点,完善信息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

2.推动民生供应链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商贸、社区服务点、智能快递柜等结合,推动线上线下商贸物流整合。发展社区销售点上线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平台闪送模式、电子商务平台与社区实体销售点结合模式等及信息推送、消费互动、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商业,积极推进本土商超生鲜等服务城市居民生活的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满足社区居民升级消费需求。

3.提高单元化流通水平。引导企业在仓储、分拣、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各作业环节采用标准化物流设施和设备。在适用领域加快推广规格统一(1200mm×1000mm)、质量合格的标准托盘,促进包装、周转箱(筐)、货运车厢、集装箱等物流载具的标准衔接,提升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鼓励以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笼)为供应链的集装单元和计量单元,进行采购订货、物流运作、计算运费、收发货和验货,减少中间环节和货物损耗,提升供应链单元化水平。鼓励托盘、周转箱(筐)、包装箱等物流单元化载具租赁和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减少用户自购自用。在硬件标准化基础上,拓展供应链服务标准化,促进优化供应链流程和流通组织方式。

4.提高绿色化水平。鼓励商贸流通及物流企业结合供应链战略进行绿色流程再造,鼓励企业按照仓库规划设计、绿色仓库等国家、行业标准,合理规划仓库空间布局与功能布局,充分考虑仓储运营的需求,重点推广应用绿色建设材料、仓库屋顶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加速推进绿色化、高性能包装材料的研发,推行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支持使用标准化、可循环、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推动运输模式创新,支持发展共同配送、单元化载具循环共用、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模式和运输方式,支持商贸、电商、物流、快递企业建立联盟,开展共同配送。推广新能源物流车,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三)健全农业供应链。

1.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拓展增值空间。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其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优势,深化分工协作,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发展,构建农业全产业链。

2.推动农业供应链集群发展。积极引导农业加工产能向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集聚,促进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企业与消费者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打造专用原料、加工转化、现代物流、便捷营销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供应链资源集聚和共享,打造紧密型农业供应链。

3.构建农业供应链追溯体系。加强农业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完善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集成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大数据,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支持专业公司在检验检疫部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供应链信息平台。重点在水产、肉类、冷链等方向探索追溯推进模式,逐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实施范围。

(四)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

1.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

进一步动员更多金融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融资企业的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融资企业全面提供开户、结算、理财、咨询等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融资租赁、保理、承兑汇票提现等类金融业务。

2.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支持各类资本进入供应链基础设施领域,搭建跨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化服务、物流基础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整合,打造具有业务营销、资金融通、质押监管、保险、物流基础服务、数据收集处理、风险识别、结算支持等功能集金融机构、物流企业、融资企业等多方参与者的综合性信息平台。

3.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

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健全供应链金融担保、抵押、质押机制,鼓励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开展应收账款及其他动产融资质押和转让登记,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推动供应链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五)融入全球供应链发展。

1.提升国际物流服务保障能力

落实《引进物流龙头企业总部在汉落户的扶持政策》和《引进知名物流企业目录》,加强与世界物流枢纽城市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到2020年,引进20家左右世界100强、国内50强或者在行业中具有控制力的骨干物流企业在汉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或者职能性总部。加快本土物流企业海外布局,建设面向国际的转运、分拨配送基地以及港口航运、多式联运中心项目,依托国际物流通道和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2.鼓励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抢抓武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机遇,鼓励企业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对接和融合跨国企业资源,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逐步提升武汉在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助力提升武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3.提高供应链安全水平

提高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供应链安全水平,促进商品的高效和安全运输,维护和保障供应链,在货物通过全球供应链时,将加强其完整性,加强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信息资源的安全。增强企业供应链弹性,以备应对且能够承受不断变化的威胁和危害,可以从中断中迅速恢复的全球供应链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

成立武汉市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动全市供应链创新应用重点工作。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试点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交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国资委、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市食药监局、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等有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组织协调及落实相关工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二)加大政策扶持,优化政策环境。

用活用好国家、省市现有支持产业跨界融合、运作模式创新、促进外资增长等供应链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引导政策和财政资金对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推动市级财政资金由支持项目、设施建设向支持优质产品、服务转变,实现对供应链服务企业重点扶持。支持供应链管理企业在物流集中发展区设立区域分拨中心,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申报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

(三)成立专家团队,强化人才培育。

成立由武汉重点高校、行业协会的教授、学者和行业代表组成的武汉市供应链专家委员会,谋划我市供应链创新及应用总体布局、研发方向及重大事项决策,充分发挥其智囊团作用。支持华科大、武大等在汉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供应链专业,建设供应链专业化学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大培养供应链领域专业性、实用性人才。紧盯国内外供应链发展趋势,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供应链人才的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四)引进龙头企业,壮大市场主体。

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招商引资中注重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和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武汉。培育一批具有亚太供应链运营功能的高能级物流总部,推进全市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新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创新,培育壮大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五)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监督机制。

及时启动试点企业项目,按照国家文件精神,聚焦重点领域,遴选实力强、辐射力强、带动力强的企业主体参与试点,优先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申报融合多个方向的综合性项目。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对项目进行申报预审、评审、资金拨付评审及验收,做到全过程公开、公示,符合规范。试点企业签订《武汉市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责任承诺书》,指导督促项目按计划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实施。实施科学管理,严把项目和资金审核关。制定《武汉市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武汉市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

(六)建立评价体系,完善配套服务。

建立完善我市供应链统计指标体系和动态数据库,建立试点企业项目管理库,试点企业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对全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进工作进行监测和分析发展态势。定期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活动,打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品牌企业,定期发布本市供应链统计数据和年度报告。推动筹建武汉市供应链行业协会,加强与国际、国内供应链商协会和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搭建政企沟通协作平台和渠道。推动组建供应链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企业联盟化发展。

(来源:武汉现代物流研究院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项目组)

分享: